第1079章 妥协-《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1/3)页

    第1079章  妥协

    “为了应对很有可能会爆发的武士叛乱,我们将组建临时的讨伐队,先确定讨伐队的人员名单,由行省衙门总兵担任讨伐队队长,副总兵担任副队长,初始编制为五千人。平时参与训练,  在江户城的局势稳定之后遣散,人员优先补充到各个府县,好生安置。第二兵团的一个步兵旅将会长期驻守在江户城中,协助我们平定叛乱。”沈犹龙提前做好了应付武士叛乱的准备。

    “附议。”西国大名等人各自牟取了官位之后,成为了新官府的官僚势力,利益也和新官府紧密联系在一起。

    “诸位是第一届东瀛行省的官员,以战功上位,  但是以后官僚的选拔就要通过专门的考试了。如果诸位的家族还想要参政,  还需要向精通儒学和新学。”沈犹龙说道。

    东瀛行省衙门框架的构建是建立在战后利益分配的基础之上,所有支持新官府的大名、旗本、民间势力都从新官府之中获得了好处。不过在第一届官员之后的选拔还是要回归到文官考核制度。

    “我听闻中原的文官考核,以前是使用科举制,现在是独立的文官考试,而有资格参与考试的是大学堂的学子?”毛利秀就问道。

    他们西国大名这次站对立场所以类似于“开府功臣”,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永久地昌盛下去,所以很是关心子孙后代如何能够和他们一样位居高位。

    “我们的教育部打算将这里的东京学堂升为东京大学堂,为新官府培养一定的人才。如果你们的子女拥有资本,到大陆去留学,万一结识京城的权贵,也许能够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由于是秘密会议,所以一些私底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东西沈犹龙也摆在明面上。

    武士制度将变成官僚制度,以实力为尊的大名们也要学习新的生存之道。

    “我们社长在推翻幕府的运动之中贡献如此之大,为何西国的大名们要么出任总兵、要么出任县令,都是拥有实权的官职,为何我们社长仅仅是汉文化推广处的负责人?”华夏会在场的骨干成员对于他们的安排感到不满。

    华夏会的成员大多被安排在了行省衙门一些看似不痛不痒的闲置部门,与西国大名们的待遇相比差了许多。他们并不能容忍他们所反对的大名转身一变成为了新官府的重要官员,而他们连制衡对方的资格都没有。
    第(1/3)页